一夜之间 Windows 就能运行 Android 了?那你就天真了。
昨夜,Windows 11 正式发布,就像上周曝光的泄露版一样,虽然看着比之前明显精致不少,但这似乎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期待了。显然,微软也明白,仅凭设计水平的提升不足以撑起这款历史悠久的老牌系统,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我们想要的不是 Windows 10.5,而是 Windows 11,于是微软终于使出了 Android 子系统这招绝技。
Windows 支持安卓,其实这不是第一次
相对而言,微软的软件产品一向秉持着开放的理念,举个搞笑的例子,微软宁愿放着自己的 UWP 平台不管,也要把旗下诸多王牌应用放在竞品平台上,而且体验甚至比自家平台中还好,微软也因此被网友调侃为‘最佳 iOS/Android 应用开发者’。而在 Windows 10 Mobile 时期时,微软也因为‘过于开放’而犯了一次错误,但恰恰是这次错误,让 Windows 和 Android 有了第一次联系。
2015 年,微软的手机业务还没有落败,但却被手机系统 Windows 10 Mobile 的应用匮乏问题绊住了脚步。在此情况下,微软宣布了一项名为‘Astoria’的计划,该计划试图让开发者将 Android 应用移植到 Windows 10 Mobile 平台,借此来弥补自己生态的不足,虽然这听起来就像‘引狼入室’,但在当年的预览版系统中,确实短暂出现过该功能,只是之后由于体验不佳和安全问题,或者更可能的是,微软终于意识到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鸠止渴,所以就放弃了该计划。后来,随着 Windows 10 Mobile 的衰落,这次与 Android 的短暂接触也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Astoria’项目虽然失败了,但它的技术成果却没有因此消失,微软转手就将它用到了别处,也就是 Windows 10 系统中。Windows 10 发布 7 年来,历经过十多次大版本更新,虽然每次都被网友吐槽‘感知不强’,但有个功能却广受开发者们的好评,也就是 WSL(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适用于 Linux 的 Windows 子系统)。简单来讲,WSL 让开发人员不需要虚拟机就可以在 Windows 中运行 Linux 环境,摆脱虚拟机的限制后,WSL 占用的资源更少,运行更流畅,还可以直接对 Windows 系统中的文件进行读写,非常高效且方便。

走到 WSL 这一步,其实你就不会被 Windows 11 能够运行 Android 应用而感到惊讶了。去年年底,外界一度传出微软打算让 Windows 兼容 Android 应用,而具体的技术路径,其实和 WSL 非常相似,只是在这之前,也许是一些契机的出现让微软更加坚定了这个决心。
对手紧逼下,微软终于引入 Android
疫情开始后,个人电脑又被大众重新重视起来,现在你已经很少会听到‘PC 已死’这种言论了。不过在今后,想让 PC 完全‘复活’起来,可能要借助移动端的力量了。去年年底苹果 M1 芯片和 macOS BigSur 的出现无不证明了这一观点,未来,同样还会有很多手机厂商入局电脑市场,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在它们眼中,手机与电脑不再是两种对立的产品,因为在应用体验上,两者会趋于融合。

M1 芯片代表着强大的软硬件整合能力,苹果也因此在多端融合上具备天生优势,微软就算想学,但条件却不甚满足,不过另一个桌面操作系统 Google ChromeOS 给微软提供了很好的思路。ChromeOS 是个名副其实的‘缝合怪’,它基于 Linux 内核打造,大部分体验基于浏览器,本身的应用生态(Web+PWA)其实比较匮乏,但厉害的是,从 2017 年开始 ChromeOS 加入了 Android 运行环境的支持。Android 的神助攻再加之疫情的推动作用,让它在去年一举超过 macOS 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操作系统,而它的终端产品 Chromebook 也获得了出色的销量。

在此情况下,微软的境遇可谓是腹背受敌,一方面,自家的手机和 UWP 移动生态彻底告败,已无力阻挡移动端的侵蚀,另一方面,苹果和谷歌的强势创新也让它开始警觉起来。而放眼未来,虽然 PC 设备还会存在,但体验与移动应用融合已成定局,既然打不过那就加入它,所以 Windows 11 支持 Android 的背后,其实是向移动应用生态的一次借力,而有了之前 WSL 的技术铺垫,WSA(Windows SubSystem for Android)就顺势出现了。
WSA 与 WSL 类似,直接在 Windows 中集成了 Android 运行环境,在 Windows 11 发布会后的开发者演讲中微软也证实了这一点,但具体的技术细节还有待后续上手体验。值得注意的是,微软在发布会上特别提及了英特尔的支持,由于大部分 Android 应用基于 ARM 架构开发,而 PC 多为传统 x86 架构,因此英特尔发布了一项名为‘英特尔 Bridge’的技术,在英特尔官方介绍中,英特尔 Bridge 技术是一种运行时后期编译器,能够让移动应用在基于 x86 的设备上以‘原生应用’形态运行,其中就包括在 Windows 上运行,并且同样支持 AMD 处理器。

当移动端来到大屏,难免‘水土不服’
自打 1985 年发布以来,Windows 已经走过了 36 年的岁月,一款历史如此悠久的操作系统在今天终于向移动端敞开大门,也足以说明移动生态进入大屏设备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局势,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许多‘水土不服’的问题。
首先是应用生态归属权,据微软介绍,Windows 11 中的 Android 应用由亚马逊提供而非谷歌,这也意味着失去了 GMS 服务的支持,此外还要考虑到开发者的态度和应用安全等问题。另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中国亚马逊一样不提供应用商店服务,那具体又会通过何种渠道上架 Android 应用,或者说能否开放该功能目前还不得而知,要知道此前的‘Your Phone’就由于 GMS 等问题未在中国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水土不服’也会体现在软硬件交互方面,例如为触控而生的移动应用如何在大屏上更好的呈现,如何与键鼠的操控逻辑相适配,如何对两套文件系统进行管理……这些看似琐碎细小的细节,直接决定了移动应用的操作体验,而这恰恰可能成为未来各个桌面操作系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当然了,这不光是微软 Windows 需要面临的问题,也会是未来所有桌面操作系统的共同课题。

值得期待的是,在面临这些‘水土’问题时,Windows 可能会有很大的优势,其开放包容的特性以及丰富的硬件生态体系可以提供很大帮助。例如 Android 应用的限制问题,也许会出现诸多‘民间方法’得以应对,而在硬件方面,Windows 平台数不尽的 OEM 伙伴一定会迎合系统新特性而做出硬件调整,现在就可以预见,为了更好的支持 Android 应用,拥有触屏功能的 Windows 笔记本也许会越来越普及,加入触控对 Mac 来说是个需要仔细斟酌的决定,因为着会影响 iPad 的销量,但微软和 Windows 的这种忧虑就会少很多。
这一次 Windows 11 引入 Android,向移动生态开放是个很好的开始,但后续能否在体验上做好才是用户更关注的,期待之后能看到越来越丰富的 Windows 软硬件生态。
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不对内容的真实性及完整性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