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见的未来,只是可能发生的一个未来。
拍出了《头号玩家》、《侏罗纪公园》、《拯救大兵瑞恩》等多部影史经典的史蒂文 · 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曾在 2002 年执导了一部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
由汤姆 · 克鲁斯(Tom Cruise)饰演的主角约翰,在影片中使用了一种魔法般的手势控制和视觉投影技术,各种信息在他的指尖跃动,动作优雅而高效。
在 20 年后的《碟中谍 7:致命清算(上)》里,阿汤哥又戴上了一副外观与普通墨镜无异的 AR 眼镜,利用眼镜提供的关键信息,在阿布扎比国际机场与各方势力斗智斗勇。
可以发现,像 AR 这种原本常见于科幻电影的技术,如今却更多地出现在更贴近现实的动作电影中——
是的,科幻电影里的场景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但别误会,我说的不是 Apple Vision Pro,在它走向市场之前,不妨先来看看宝马的新产品。
时速、导航、档位,都在眼前
在刚刚过去的 BMW Motorrad Days 上,宝马向外界展示了 ConnectedRide 智能眼镜。这副眼镜可以通过手机 app(BMW Motorrad Connected),将必要的信息投射到镜片之上。
与苹果的做法不同,宝马没有将 2300 万像素铺在驾驶员眼前,而是选择在右侧镜片中提供少量的关键信息,包括导航、限速,以及位置信息,连接车辆后,甚至可以显示车速和变速箱档位。
尽管这副眼镜看起来并没有阿汤哥手里的那么惊艳,但其镜腿和镜框的厚度控制得颇为优秀,看起来和一副普通的太阳眼镜没有太大区别。这对于摩托车骑手来说非常重要,只有体积控制到位,才能适应各种头盔和脸型。
同时宝马也明白,续航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毕竟,放在头盔里的东西,总不能像苹果的 Vision Pro 那样时刻挂着「尿袋」。
好在,ConnectedRide 智能眼镜内置的传感器和集成光学模块的功耗并不算高,因此,它的玲珑身材并没有让续航大打折扣。宝马表示,其内置的锂电池可以提供长达 10 个小时的运行时间。
这个续航能力,够你从广州出发,去长沙吃一顿火锅了。
至于近视的骑手,宝马准备了定制的处方镜片,但屈光度范围仅限于+4.5 至-4.5 之间,隐形眼镜或许会是更好的选择。
另外,宝马也考虑到了夜间行车的场景。和头盔上的镜片一样,骑手可以随时将有色镜片换成一副 85% 透光率的透明镜片,以适应较暗的环境。
那么,这副可以给你指路的智能眼镜要多少钱?答案是 690 欧元,约合人民币 5516.46 元 ——
对于一个当你以 100km/h 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可能会从你脸上飞走的小工具来说,这绝对算不上便宜。
升级到 ConnectedRide 智能眼镜的最令人信服的理由是:
它可以让骑手始终抬起头,时刻留意路面情况,使驾驶更加安全。
一款没有对手的产品
事实上,想要把 AR 眼镜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品牌不止宝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 Google 和 NUVIZ。
严格来说,Google Glass 只是一个光学头戴显示器(OHMD),并不能算作符合现代定义的 AR 眼镜,但提起这一品类,它总是绕不开的一个产品。早在 2012 年,Google 就通过这副眼镜,将导航、搜索、通讯等功能带到了用户眼前。
尽管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在骑摩托时佩戴它,但需要注意的是,Google 从未声明 Google Glass 是为驾驶或骑行场景打造的产品。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位于右上角的图像不利于驾驶时读取。屏幕前的你,现在可以放下手机望向前方,接着看向自己的右上角,再望向前方,往复几次。记住,头不能动噢。
其次,从设计角度来看,Google Glass 可能并不适合在头盔内使用,发生碰撞时,眼前的这块棱镜,可能会在头盔里……
都玩过三维弹球吧?
相比之下,NUVIZ 的产品就要安全一些,毕竟,他们把东西放在了头盔外面。
位于骑手视野右下角的这一小组件,可以显示包括导航、速度、音乐控制在内的信息,甚至还可以拍照。
同时它还配了一个可以安装在握把上的控制器,方便骑行时控制。但也有用户反馈称,NUVIZ 的控制器和用户界面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尤其是在行驶时,难以进行精细操作。
NUVIZ 的价格也并不便宜,7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4998 元——这比绝大部分头盔都要贵。
另外,和 Google Glass 一样,NUVIZ 同样不算是一副「货真价实」的 AR 眼镜,充其量只能是一个 HUD,如果你想购买一个 AR 眼镜用于骑行,宝马的 ConnectedRide 智能眼镜可能会是唯一选择。
AR 不是摩托的专利
把时间倒回至 2011 年,那时候,阿汤哥的下颌线还十分锐利,甚至还能在《碟中谍 4》里表演徒手爬迪拜塔。
回到地面,他驾驶的宝马概念车 Vision Efficient Dynamics,也就是宝马 i8 的前身,前挡风玻璃可以随时载入导航地图,界面还能各种移动切换,充满未来感。
但一直到了 2020 年,宝马才在 CES 上展示了一块炫酷程度能和它相比的挡风玻璃,名叫 BMW i Interaction EASE。它能够分析人类的非语言信号,在可以显示内容的前档上实现更人性化的人车互动。
这块挡风玻璃一共有三种模式:Explore、Entertain、以及 Ease,翻译过来分别是「探索」、「娱乐」,以及「放松」。你大概能从它们的命名上猜到各个模式的功能,比如,在 Explore 模式下,系统会通过眼球追踪技术,在前档上显示更多的信息。
不过这样的概念产品还是有点过于超前了,相比起来,宝马在今年 CES 上展出的前档显示方案,要更加靠谱一些。
采用了这一方案的概念车 i Vision Dee 的仪表台上并没有传统的显示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触控滑块,用户能够选择 1 至 5 档的「沉浸度」。
1 档,即为最小程度的视野遮挡,只显示车速和其他必要的信息提升;2 档至 4 档会增大 HUD 的显示面积,并扩充部分显示内容;到 5 档,就进入到了混合现实(MR)的模式,现实环境的透过性被大幅降低。
以 i Vision Dee 的标准来看,宝马的 ConnectedRide 智能眼镜目前还处在 1 档的阶段,至于它未来的样子……
期待一下明年的《碟中谍 8:致命清算(下)》吧,说不定阿汤哥会给我们透露点消息。
作者:李华,观点代表个人。本站不对内容的真实性及完整性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