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青年,把生活过成一场实验。
普通的一天里,你的身体能产生多少数据?
智能手表告诉你,抬起手腕的这一刻,你的心跳是74次/分钟,呼吸16次/分钟,血压是116/77;
昨天一共走了8254步,每小时一分钟的站立目标完成12次;
睡眠时间是7小时06分,其中深度睡眠有1小时49分,中途醒来2次。
走上智能电子秤,跳动的数字停下来后,身体变成骨骼、脂肪、肌肉的组合。
今天比昨天重了0.8kg,因此今天的热量摄入目标是1300大卡,比昨天要少200大卡。
各种各样的身体数据,让量化青年们得以充分地“量化生活”。
“量化生活”的概念最早在 2007 年由美国《连线》杂志的编辑 Gary Wolf 和 Kevin Kelly提出。
这种生活方式需要人们记录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数据,作为进行未来自我优化的数据支撑。
诚然,量化式的生活能带来一种令人安心的“掌控感”,但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我们的“数据焦虑”。
就算你没有刻意量化自己,我们的生活也早已离不开量化了。
一、想量化,先氪金?
如果你浏览过豆瓣“量化式生活”小组,就会发现“万物皆可量化”。
最常被量化的莫过于睡眠时间。你几点入睡、几点起床,你的手机全都知道。
一张报告,就把你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长、夜醒几次、睡眠质量得分交代得一清二楚。
健身人群则将“饮食计划”送上第二大量化对象的宝座。
小组成员们会分别记录碳水、脂肪、蛋白质、蔬菜纤维的摄入量,最后计算出当天可以再燃烧多少卡路里。
有摄入就有消耗,那么排便自然也可以被量化。
形状、颜色、分量、气味、地点,都可以被记录,甚至,每次“卸货”都能获得0-100的健康值打分。
五花八门的数据被聚合在一起,让人不禁感叹,在互联网时代,只有你想不到的量化,没有你无法量化的生活。
不难发现,健康,就是量化青年们想追求的首要目标。
如今,追求健康不但是一种流行趋势,还受到了官方的重视和支持。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逐步落实,数字健康管理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攀升。
商家们赶紧跟进,把健康焦虑变成了最好用的“流量密码”。
“健康要靠数据来呈现,想获得更准确的身体数据,不买件可穿戴设备来测,说不过去吧?”
“多花点钱就能吃到相应热量的‘健康餐’,不用花时间搭配,我们是不是很贴心?”
“想要解锁更高级的统计分析,亲亲这边可以充个会员哦~”
总而言之,想过得更健康,来消费吧!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健康管理行业核心市场规模达2160亿元,2023年预估达2331亿元。
无糖饮品、健康代餐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2021年中国功能型瘦身食品市场规模已达2793亿元。
可以说,是对健康的焦虑让越来越多的人走入了这场“量化带来健康”的消费狂欢之中。
在无法掌握的生活中,我们无法购买安全,但是可以购买安全感。
通过消费,将数字摆在面前,人们似乎就能获取难得的“掌控感”了。
然而,想通过量化自己让生活更可控,也没你想得这么简单。
二、量化健康,反成“枷锁”
让 ·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曾提到,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身体“美丽”的追求并不是基于自然的需要,而是在当作一项绝对命令在执行。
当我们看到别人已经通过量化自我来追求“自律带来自由”,而自己还在傻傻干饭时,我们很难不产生焦虑。
Liam是在好友的朋友圈里第一次知道量化式生活的。
满满当当的数据与图表让他十分震撼,而搭配的那张好身材的对镜自拍照,更是让他“心痒痒”。
为了拥有同款好身材,Liam也决定开始量化式生活。
可惜,一段时间的实践下来,身材没有太大的改变,钱包却肉眼可见地瘪了。
刚开始时,为了更科学地量化自己的生活,Liam先是去医院营养科挂号开了个健康食谱,然后购入了一个可以测81项身体数据的体脂秤。
精挑细选后,他选择了一款3499元,能监测脑电反馈的“冥想头环”,希望通过正念冥想的练习改善自己的睡眠质量。
智能手表当然也是必不可少,除了运动监测和消耗量分析,价值过千的手表基本与一台手机能做到的功能无异。
草草算下来,正式开始“量化式生活”前,Liam就先花出去了小几千。
而真正开始实践后,全方位的量化让他十分疲惫。为了减轻自己的分析负担,他又充了许多app会员,以获得更详细的分析报告。
尽管如此,每天他还是要花半小时以上的时间总结当天的量化成果。
从身体数据到时间运用,细分到每一分钟的数据都需要被整理,便于后续复盘使用。
“我真的是非常严格地在执行,每天都要记录和观察自己的变化,如果数据不好的话还会让我非常焦虑。”
让Liam不再坚持量化自我,是在跟风去测“90项食物不耐受”之后。
食物不耐受不等同于过敏,是一种因食物分子无法被人体完全消化,当作外来物质被识别而产生的免疫反应。
为了更了解自己的身体,Liam交了1500元,抽了十几管血,做了检测。
拿到报告之后,他发现自己对许多从小到大在吃的、最常见的食物都不耐受。
“牛奶、鸡蛋、牛肉、猪肉,还有一堆蔬菜水果都不建议吃,我觉得很离谱,那我还能吃啥?光喝西北风?”Liam调侃道。
不可否认,食物不耐受的测试有其医学意义。但对于平时并无不良反应的Liam来说,一时的跟风行为反而为自己戴上了“枷锁”。
最后,身心俱疲的Liam结束了这段只维持了半年的量化生活。
三、量化无边,回头是岸
其实把自己的生活数字化,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个人选择,只是如今对量化自我的极力推崇,似乎有点“变味”了。
没办法,现代人实在是太喜欢数据了。
时时刻刻都能获得海量资讯的今天,为了降低判断成本,我们本能地愿意相信代表科学的数据。
在越来越崇拜“客观”的现代化社会,数据显然是一种比自我感受更有说服力的存在。
于是,当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和传感器被赋予了对身体情况的解释权,触手可及的量化数据就是一个人最好的标签。
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一张时间利用率报告,就可以营造一个专注人设;发出今天的热量消耗分析,就可以表现自己的自律。
量化自我的过程,不但主动向世界证明了自己有好好管理身体,还能为我们打造一张“积极向上”的社交名片,何乐而不为呢?
与此同时,我们还在被消费社会不断地告知:重视数据,才代表重视自己的身体,才“健康”“自爱”。
否则,就有可能会被贴上懒惰、不自律,甚至道德失败的标签。
看到这些话,焦虑值是不是瞬间拉满?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曾提及人们的“自我规训”,即人们在没有被要求的情况下自觉遵守某些规则。
而全方位量化的自我,又何尝不是主动将这种“规则”内置到自己的脑海中,不断进行“自我PUA”的过程呢?
事实上,量化青年们在科技的加持下将自己的世界安排得充满规则、井然有序,本身不是坏事。
但忽略自己的感受,如同科学实验一般的“理性”生活,未必就能带来自由。
当我们过于依赖数据而非自我感受,来界定自己的身体、情绪、关系、状态时,便可能无法如以前一样相信真实的自己了。
不再严格追求量化生活的Liam将自己的经历比喻成“修来世”。
“自律带来自由的口号,在我这里是不成立的,一旦开始量化自己,就永远无法满足,永远无法停下来。所谓的‘自由’,或许是下辈子才能拥有的‘福分’吧!”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否刻意去做,量化的思维其实已经深深刻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了。
量化自我的现象能带来效率提升和自我改良的优秀成果,是当代社会势不可挡的数字化潮流。
但量化的本质是为了优化,而优化的结果最终还是要服务于人本身。
若量化的生活脱离了“服务于人”的根本目的,那么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因此,多尝试以一个人本身的角度,真实地感受自己的身体与生活吧。
毕竟,我们最终追求的从来都不只是“自律”,而是真正的自由。
参考资料:
[1] Ajana B. Digital health and the biopolitics of the Quantified Self. DIGITAL HEALTH. 2017;3. doi:10.1177/2055207616689509
[2] 《消费社会》| 让·鲍德里亚
[3] 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 | 汪民安,陈永国.
[4] 自我、权力与规训:可穿戴设备的社会学解析——以青年跑者为例 | 王健
[5] “数据化生存”:被量化、外化的人与人生 | 彭兰
[6] 被量化的身体:我们记录下走过的每一步,真是为了瘦吗?| 全媒派
[7] 2022-2023年全球与中国大健康产业运行大数据及决策分析报告|艾媒咨询
作者:牧羊,头图来自:视觉中国,观点代表个人。本站不对内容的真实性及完整性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