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补天裂”:华为能撬动苹果和谷歌的基本盘吗?

5月25日,华为宣布鸿蒙2.0(HarmonyOS2.0)系统将在今年6月2日面向全球正式发布,当日,华为微博账号上发布了一段视频短片,下方有网民评论,他们期待着国产操作系统的到来。

鸿蒙,是中国人对于空间和时间初始状态的想象,常被用来形容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鸿蒙初辟后,天地清浊渐次分明,典用该词命名自研的操作系统,华为的期待跃然而现。

自鸿蒙OS2.0开发者Beta版本开放申请以来,已有超过30万的普通消费者获得了鸿蒙的升级。6月2日起华为大部分手机型号可一键升级成鸿蒙系统。来自华为消费者业务集团的李维(化名)对记者表示,本想更早发布,因为要等到和谷歌相关协议的到期,才推迟了日期。

华为官方表示,鸿蒙今年的目标是搭载3亿终端。这和安卓20亿的用户比,不可同日而语。李维表示,华为正想尽办法吸引生态,期望硬件和应用的开发者能支持鸿蒙。

记者体验鸿蒙2.0的Beta3发现,界面设计的框架和安卓、iOS类似,背景墙有暗纹,相当于Beta版的标记,功能的操控和切换流畅,华为应用商城AppGallery内的App可以覆盖日常的应用,用户无需再对App升级。

技术上,鸿蒙在底层架构上采用了谷歌开源技术,但仍具有独立性。定位上,鸿蒙不只搭载手机,也是一个聚焦物联网、指向万物互联时代的操作系统。商业上,鸿蒙是一个闯入者,它诞生于谷歌和苹果执掌的格局之下,前有微软、三星、诺基亚,国内也有BAT并不成功的案例。而在它初次落地之时,中国科技公司正试图摆脱海外巨头的限制,鸿蒙提供了这样一个软件层面的契机。

赛迪顾问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王云侯认为,在当下时点起步,鸿蒙建立生态的难度,远大于当初的谷歌,甚至需要一个爆发式地增长,迅速占据一定份额,才有可能生存下去。

鸿蒙面前有两场硬仗,第一是物联网设备,李维称,目前实现搭载的硬件有手表和大屏,此外华为还锁定了六大领域:智能家居,运动健康,智慧出行、智慧办公、影音娱乐、教育关怀。

第二在于吸引手机厂商,智能手机几乎集成了所有服务,是外界体验鸿蒙的重要窗口,而鸿蒙在国产手机中推广尚未顺利展开。记者就是否搭载鸿蒙,向小米、OPPO、vivo、魅族、realme厂商提问,截至发稿,尚未得到他们明确的答复。公开消息看,只有魅族的智能硬件搭载了鸿蒙。

一位国产手机厂商人士对记者称,厂商看到一些潜在的风险,他们对此持观望态度,甚至有些抵触。

鸿蒙初辟,混沌未明。

在商业的时空中,鸿蒙能成为全球第三大操作系统吗?

华为的考量

李维表示,华为在2016年10月正式立项了鸿蒙。

当时谷歌、苹果的操作系统也立项了下一代操作系统,尽管从公开消息中很难搜寻到。但是业内都有一个共识,智能手机增长红利已经见顶,面向未来新的通讯形态,也将带来操作系统的变革。

李维表示,华为内部首先讨论的是,是否要做一个类似安卓的手机系统,这在技术上并不难,但难的是建立生态,尤其在手机没有红利价值的情况下。

2016年,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手机设备增长、手机App使用时长、单设备用户体验等数据都在触及顶点,并有下滑之势。

李维表示,在手机红利见顶、又有iOS和安卓执掌的情况下,再为鸿蒙开发一个应用,这对于硬件厂商来说只有成本,没有用户的增长。

基于上述考虑,华为将鸿蒙定位成一个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

实际上,万物互联的概念流行多年,却没有大规模地落地。王云侯表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汽车等在硬件成本不断下降、应用开发日益成熟的背景下,仍存在操作系统碎片化的问题,即不同底层架构往往对应不同操作系统,不同屏幕交互适配存在困难,带来大量不必要的重复开发。

从数据上看,人均持有的智能终端数量正有增长之势,从在2010年的1.84个,到2015年的3.47个,再到2020年的6.58个。但问题是,服务大多集中在手机上,要想将手机上的应用,自然地分发到所有终端上,这对于硬件和开发者难度都很大。

所以华为的思考是,用操作系统,把底层的所有的困难打通,也就是在所有硬件上跑一个操作系统。

鸿蒙目标也是如此:在所有硬件上跑一个操作系统。

鸿蒙本质

鸿蒙本质是做这样一件事情:把所有的硬件互联互通,形成一个超级终端,相当于把手机的生态共享给所有的其他硬件。让应用开发者,有更多的入口和流量,硬件厂商有了服务。

鸿蒙并不是第一个国产操作系统,互联网公司BAT曾在过去几年立项研发操作系统。王云侯表示,和当年BAT不同,鸿蒙之于华为,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棋,华为应对海外制裁,必须解决自身手机操作系统的替代性问题,这意味着华为会倾斜更多的资源,并加快鸿蒙的节奏。

李维称,中国消费互联网产业,上层的应用是极其丰富的,但危险在于没有底座,需要先解决消费互联网产业可替代的问题,因此,鸿蒙一定是要普及消费互联网的。

鸿蒙包括开源和非开源的部分,华为曾公开表示,鸿蒙采用了谷歌AOSP(AndroidOpen-SourceProject)的开源代码。但这不妨碍它的独立性,因为AOSP作为安卓开放的源代码项目,一直以来可以被手机厂商修改和定制,该系统也有大量非谷歌提供的源代码,使得它几乎不会受开源协议的限制,同时,采用AOSP又让鸿蒙可以和安卓兼容,降低开发者迁移的成本。

自2019年5月开始,美国的制裁使得谷歌无法向华为新手机提供技术支持,包括禁止华为手机使用GMS(GoogleMobileService),这是大多数Android应用程序所基于的开发者服务包。而鸿蒙在底层架构之上采用的内核和应用是自主研发的,这使得其可以规避上述制裁。

鸿蒙的研发团队人员认为鸿蒙具备三个独特的技术优势。

第一,可以用一套操作系统打通多个终端,硬件之间的数据可以互通,无需传输拷贝,形成一种弹性的部署方式,即用户在任何一个单一终端上保存的文件,也可以在所有的终端上进行使用。

第二,在底层技术上就使用统一资源池的方式,直接实现了跨设备之间的协作共享。

第三,利用独特信息架构实现一种免安装服务,就可以在不同的设备上进行流转,用户一次性地在一个终端上安装或使用App,该App可以在不同的设备上进行流转。

多位软件开发者对记者表示,对比安卓和iOS来看,这些特性并不是华为独有。就安卓来看,受许可证限制,部分功能在中国无法实现,鸿蒙相当于弥补了谷歌在中国缺失的一些功能。

王云侯表示,上述三大功能有明确的指向性——物联网,理论上看,鸿蒙可以让手机上的应用自然地分发到所有的终端上去,的确契合物联网设备当前的一些痛点。

物联网战场

鸿蒙的目标是,在应用上,年内拥有120万个开发者。硬件上,年内搭载3亿终端,3年内12亿终端。

要实现上述目标,鸿蒙正面临两场硬仗。第一场是手机,手机格局稳定,但是增长率不高,基本是个存量市场,又需要和安卓竞争;另一场是物联网,包括家居、汽车在内的智能硬件,有增长之势,同时,没有垄断的操作系统,但是企业规模小、散乱。

华为选择先攻物联网,华为此选了六大场景,智能家居,运动健康,智慧出行、智慧办公、影音娱乐、教育关怀。

李维表示,鸿蒙是开源操作系统,华为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下面,会有鸿蒙的开源项目,厂商以开源的版本做是免费的。另外华为也推出一个商业发行版,包含额外的服务和技术支持,这是收费的。

李维表示,传统家居痛点之一是联网问题,数据显示不到15%用户买后选择联网;痛点之二在于各种品牌的家电之间联网,但不互通,这让用户无法享受到真正的服务,限制了商业空间。

鸿蒙的思路是,通过OS的能力,把所有硬件形成统一的超级终端,再结合手机上已有的应用服务,进行轻量化改造后,融合到一起,这个方式,给传统硬件产业带来商业价值和新的变现方式,给软件互联网企业带来入口流量。

公开消息看,自2020年开始,美的、方太品牌搭载了鸿蒙。以智能烤箱举例,用手机控制烤箱,让烤箱依照App的指示执行烘焙。手机和蒸烤箱的连接,加强了人和家居的交互能力。下一步,当家里厨电整体和手机连接,设备会对用户的家庭、饮食状况了解深入,成为一个“私人管家”。

华为还推出了伙伴支持计划,营销上,给予华为伙伴等级LOGO,并提供华为展厅、展会、网站营销平台;研发上,有华为全球Openlab测试支持、获取eSDK/API、工具包、技术文档等;战略资源上,可以参与华为高层论坛等。

一位研究操作系统的人士对记者称,这些小厂打上华为的LOGO对自己来说是个宣传,只要华为不收费,他们搭载鸿蒙的成本并不高。

手机硬仗

鸿蒙的另一个战场在手机市场,这注定是一场硬仗。

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在采访中表示,欢迎三方的手机厂商使用鸿蒙系统,一起开源共建。不过,三方手机有谁,以及什么时候上鸿蒙系统,完全取决于厂商自己的商业考量。

李维对记者表示,已经和国内多家厂商谈过,有的也在做鸿蒙的适配,但更多反馈是,搭载鸿蒙对他们来说很麻烦。

一位国产手机厂商对记者称,手机厂商正看到一些潜在的风险,他们对此持观望的态度,甚至有些抵触。他来自一家中小型手机厂商,很大部分出货海外。

该人士称,通常OS、芯片、手机三方需要进行适配,多年来,安卓与芯片厂商做适配,芯片再适配手机,安卓和国产手机,一直是默认的合作关系,经过多年磨合,OS占手机的成本并不高。

他表示,对于小厂,顾虑迁移的成本,尤其在初期芯片厂的适配还不完善之时,手机厂要增加相应的的软件研发团队,而安卓也不可能换掉,相当于两套研发班底,所投入的人力物力非常大。而且相当一部分手机销往海外,海外用户对鸿蒙是否认可,也还是未知数。

他认为,对于头部厂商,首先是对品牌形象的顾虑。如果鸿蒙运行不稳定,影响品牌;如果运行得好,客户会认为,我们作为一家国产手机,却采用友商系统,影响品牌。

尽管华为手机因制裁产值锐减,国产手机有意愿抢食华为份额,但从数据来看,上半年销量并没有明显增长,并在4月进入低点,期盼已久的5G换机潮,尚未出现,大厂在一季度下调出货,存量市场,内卷严重。

在一位华为人士看来,这些尽管是一个个很现实的问题,但中国消费互联网产业的自主是国家的趋势,希望厂商能将企业战略与之适配。

手机厂商看到商业上的风险,搭载鸿蒙,会影响他们和谷歌的关系。双方一直是默认的合作关系。虽然美国实体清单的存在,会对关系形成威胁,但上述手机厂商人士表示,业内的预期并不悲观。

王云侯表示,国产系统的出现有望打破iOS和安卓寡头垄断的现状,让国产手机厂商获得刚好的议价权,从而形成一个多赢的局面。

上述操作系统研究人士称,无论成本、品牌,国产手机的顾虑,本质上是怕被华为卡住脖子,问题出在产业链上的定位,如今既做裁判又做运动员。而采用安卓,反倒是一个更为公平的策略。

回溯当初安卓的初期,谷歌自身仅有小众的手机品牌,也并非靠手机盈利,这和华为目前的位置不同。这也是华为自身的定位,带来的一个难点。

华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李维称,在芯片问题解决之前,华为不会在终端市场上扩张,把荣耀公司分拆,战略上也不会再做大手机。随着存量的下降,或许能促使与其他手机厂商的合作。

上述国产手机人士对记者称,华为曾倡导过建立国产操作系统的联盟,邀请手机厂商,共同建立标准和规则。当初谷歌也在生态初期,建立了相关的联盟。但对于华为的倡导,公司考虑至今也没有参加,也和另外几个手机品牌就此沟通过,大家还是观望的态度。

破局:先铺量

“只有一点能改变我们,有足够多的硬件搭载鸿蒙,甚至形成了一个体系,这会倒逼手机的迁移,届时迁移的门槛也会更低”,上述手机厂商人士表示。

当下,代理商们正密切关注鸿蒙的消息。一位华为手机渠道商对记者作出的判断是,鸿蒙今年的3亿设备目标,更多是搭载物联网设备,而且是自有品牌为主。自华为推出“1+8+n”战略后,正在大规模推广智能终端,对于渠道来说,手机也不再是主要的盈利点,更寄希望于组合产品。

王云侯表示,手机作为大量移动端应用和物联网服务的核心载体,是体验鸿蒙的一个重要窗口和流量入口。在获得友商支持前先推进自有手机使用鸿蒙,是华为具有的独特优势。对比之下,BAT虽然在产业生态处于中立的位置,但缺乏自有手机品牌,导致很难走出建立生态的第一步。

上述渠道商此前已经申请了鸿蒙手机的测试版,他要准备好更专业的解说,希望鸿蒙的发布,能增加他的客流。

上述渠道商称,各项产品的更新节奏不同,渠道正在加大组合产品的采购,将华为的手表、耳机、大屏置于店内。

渠道商的思考是,如何给用户一个完整的体验。上述渠道商称,华为锁定的领域,涉及了出行、家居场景,美的、方太、以及汽车品牌,都搭载鸿蒙的产品,但它们仍然陈列在各自的店里。如何吸引消费者到专卖店采购家电,如何把华为的用户,转化成家居和穿戴的消费者,这是他们当下思考的问题。

由于拿货紧张,华为的渠道有一定收缩,也有部分渠道转向了其他品牌,如何利用和整合好存量,尤其一些中小专营店,也是渠道商思考的难题。

该人士称,头部的渠道商正在规划,在一线城市选一些大型专卖店,将家电合作品牌下沉其中,以形成一个全屋智能的体验,至少给消费者提供一个体验的场景。

(来源:经济观察报 经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李维为化名)

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不对内容的真实性及完整性作任何承诺。

Like (17)
Previous 2021年5月30日 10:38
Next 2021年5月30日 11:02

您可能也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