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藏品,变身“数字葬品”?

10000件艺术品,一买数字版,实体就送葬。

如果现在给你一幅世界知名的艺术家大作,你会选择:

1.能触及摸到但保养麻烦,可能随着年月老化的实体版?

还是:

2.仅以代码形式保存,但永不老化,永远和你绑定在一起的数字版?

最近,艺术家 Damien Hirst 发起一个新项目抛出了这个疑问。

数字藏品,变身「数字葬品」。

来看看大家都是怎么选的吧!

二选一带回家,另一个被销毁

日前,英国最富有的在世艺术家之一 Damien Hirst 在 NFT 交易平台上发售了 10000 张系列作品《The Currency》。

这本应只是艺术圈一件寻常事。

特别的是,这 10000 张正在线上平台交易的 NFT 数字艺术品,每一件都有对应的纸质原始作品,目前正在 Damien Hirst 位于伦敦的私人博物馆中展出。

收藏者们可以在 NFT 交易平台中出价拍卖心仪的作品。

但是!一旦成功中标,就要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是要实体版,还是数字版?

假如选择了实体版,那很简单,数字版将会从代码世界中被抹去。

要是选择数字版,那就有意思了 —— Damien Hirst 将会从 9 月 9 日开始,逐批烧毁对应的实体画作,一直持续到 10 月中旬。

刺激!

来说说《The Currency》作品本身,10000 张画作,那是什么概念?

如果按每天创作 10 张来算,满打满算也得画个小三年。

而 Damien Hirst 更是从 2016 年就开始创作了。

别看它们好像都只是些彩色波点。

这一次,Damien Hirst 还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识别出每件作品的特征,并且从重叠、密度、点滴、纸张的质地,合共 4 个维度,划分出每一张画作的差异性,保证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些画作还全都有名有姓!

有意思的是,因为 10000 幅作品数量实在太大了,Damien Hirst 将它们连同自己喜欢的歌曲一块塞进电脑里,利用软件抓取歌词,生成作为作品名称。

因此你会看到像《We made promises》《Sick with a cold》《We call you our lovers》这些神奇的名字。

选择彩色波点,并不是艺术家偷懒。

有关注玩物志文章的朋友们,应该对 Damien Hirst 这个名字有些印象。他就是早些时候,我们讨论现代艺术时,那个把鲨鱼浸在甲醛中,备受争议的艺术家。

但其实,装置艺术之外,他也是个 Polka Dot(波点)的代表人物(顺带提一嘴其他代表人物:草间弥生)。早在 1988 年开始,Damien Hirst 便已经开始玩起了这门艺术。

用他的话来说:这份「钉住色彩」的愉悦,才是他在创作中真正想要的。通过这些波点,他找到了所有艺术形式中最基本的东西,也就是色彩的协调感。

要讨论他的成功,拍卖价可能最直观。

就在去年,Damien Hirst 的作品就被售出了 30000 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20 万元)的高价。更夸张的是,这幅规整的版画,合共 88 个波点在拍卖后全被切割下来,单个定价 480 美元(约 3200 元)售出。

连切割后留下的画纸,都被卖出 26 万美元(约 173 万元)。

离谱!

而之所以会想到《The Currency》这个特殊的售卖方式,除了有 Damien Hirst 本身对于新技术保持开放态度的原因,也是他想通过金钱和艺术试图对「价值的概念」发起挑战,测试实体艺术与数字艺术之间的界限。

最终结果是 5149 人选择了实体作品,4851 人选择了 NFT 数字作品。

实体收藏家们的险胜!

而《The Currency》系列的最高售价,被拍出了 176779 美元(约 118 万元),平均售价则为 21078 美元(约 14 万元)。

艺术界的新潮流,看不懂它也来了

热爱网上冲浪的话,恐怕近一两年总会不停地看到「NFT」「数字藏品」等新词。

From Top Left Courtesy of Twitter Users @0xfiretype; @LagunitasIQ, 2; @Mkimbs; @LagunitasIQ; @Mkimbs

如果还不太了解的朋友,玩物君再解释一下:

NFT 全称为 Non-Fungible Token,意为非同质化货币。与同质化货币不同,它是不可拆分、两两不同不可等价的。

举个例子,就像你在一个小区中选购房子,A 栋 1 单元和 B 栋 3 单元虽然同样是房子,但受到楼层、朝向、面积等不同的因素影响,因此不能以相同价格购买。

Damien Hirst 所创作的《The Currency》系列画作也是同理。

可是,像画作这种艺术品,说白了就是一张图片的数字版,明明很轻易就能被下载保存,为什么还要花大价钱去购买呢?

这就得说一下另一个近年热词「元宇宙」了。

什么是元宇宙?没人能把这玩意说得多清楚——最通俗、最直观、最常被引用的解释,大概就是可以参照 2018 年《头号玩家》中的设定。

去除了所谓「平台」的中心化管理,多个平台、企业、个人、IP 等均可以在这个数字世界中共存交互。

存在于里面的资产(如:虚拟货币)则会通过区块链实现私有化,具有受保护性。

而 NFT,本质也是一种虚拟货币。

通过「上链」的动作,为这些虚拟商品绑定上专属的「产权证明」。保证它的独一无二性和归属性。买家们也可以利用此进行交易、转赠等。

像篮球明星库里之前花了 18 万美元购买了一个 NFT 插图作为推特头像。虽然在一夜之间,就被全网下载「盗图」,但本质上这幅艺术品的所有权,还是在库里身上。

数字藏品可以看作 NFT 的一种本土化。

由于我国政策明确了虚拟货币的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因此,数字藏品去除了 NFT 的货币属性,它的价值更多只被对应的平台认可,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收藏者之间的销售和交易。

Robert Alice x Alethea AI

但这毫不影响数字藏品在国内的走红。

像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名作《群虾图》,曾被以数字藏品的形式进行竞拍,最终以 30 万元的价格成交。

多地的博物馆,也纷纷联合数字平台方,上线自家的数字文物。

定价相对「接地气」很多,大多只要几十元即可入手。只是限量发售,得拼手速。

不过,试想想那些过往只放在博物馆展柜里的唐三彩、青花瓷,有天会出现在虚拟世界中自己的家里,确实很难不心动。

各大品牌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像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都拥有自家的数字藏品专区。

奈雪、农夫山泉这些大众熟悉的品牌,亦都乘着热潮,推出过自家的数字藏品周边,吸引了不少话题度。

除此之外,IP 也是一个数字藏品市场的重要贡献者。

靠着二次元文化发展起来的 bilibili,就有专门的数字藏品分区。都是限量发售,并且要通过报名抽选才能获得购买资格。

相应地,B 站还给这些数字藏品赋予了各种个性化站内权益,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它们的价值性。

实体或数字,这是一个问题

火了,出圈了,是不是意味着 NFT 或数字藏品成为一门新的可观的生意?

不一定。

无论是 NFT 还是数字藏品,都拥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商品存在漏洞。这意味着,你花高价买来的作品,不一定受到足够安全的保护。

图片来自:SuperRare

而且面对众多新兴的艺术家,或者是品牌、IP 延伸出的商品,也难以去估计它的真实价值。

如果单纯将这作为一个获利的途径,很有可能得不偿失。

更倒霉的,甚至会遇到黑心平台卷款跑路,血本无归的情况。

入局,为之尚早。

可如果抛开这些,单纯从一个爱好者、收藏者的角度来看呢?

正如文章开头的问题所说,实体版和数字版其实各有它的优势。

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更愿意为了实体艺术而买单。

毕竟,这份能够触及的亲历感受,是再先进的科技也无法比拟的。

就连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也造就了它独一无二的美好。

当然!收藏本身就是一种悦己行为,选择喜欢的方式就好了。

毕竟,你所热爱的,才是无价的。

作者:冯富贵,观点代表个人。本站不对内容的真实性及完整性作任何承诺。

Like (0)
Previous 2022年8月15日 11:19
Next 2022年8月15日 11:34

您可能也感兴趣: